10月29日,由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2023年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教师“精彩一课”讲课比赛决赛落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位老师在全省107所高校447名参赛教师中脱颖而出,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这是学校开门办思政,合力呈精彩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思政课建设,教师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还获得了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2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奖1项、四川省高校思政课“精彩一课”讲课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叁等奖2项,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叁等奖1项。思政课教学比赛获奖在省属同类高校中位居前茅。同时建成了教育部首届社区教育“能者为师”特色课程1门(思想道德与法治)、省级线下一流课程1门(思想道德与法治)、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与法治)。
作为一所办学十七年的独立学院,我校在思政课建设上缘何能够拿到如此耀眼的成绩单呢?这得益于学校多年来持续构建的大师资、大课堂、大讲堂、大平台“四位一体”的“开放的思政课”建设模式。
构筑“大师资”支持体系
2020年7月,我校在全省民办高校中率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并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建立了校党委、行政直接领导,党委书记为第一负责人的领导体制。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行全面指导。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以来,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在学校大思政工作体系构建中发挥了领航作用。
为了构筑“大师资”支持体系,学校延揽全国最美思政课老师、全国思政课教师首届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阎钢教授等名师领衔建设思政课教师团队,同时依托锦江大讲堂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校指导,常态化教研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形成了以专家学者为引领,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队伍。现任教师中有入选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十佳)1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届影响力标兵人物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四川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代表1人、四川省最美教师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学校思政课教师2022年度人物入围候选人1人。
创新“大课堂”建设模式
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以小课堂引领创新,以大实践丰富教学,探索构建了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体”,以“拓展课堂实践教学”和“加强学生课外教学实践”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教学模式,形成了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的立体式实践育人模式。
学校实施“一课一特色”行动,打造了一批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品牌;推进实践教学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强化了学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德育意识;注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追随总书记足迹、沿着红军长征路、感知脱贫攻坚成就、领悟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等实践活动。
打造“大讲堂”开阔视野
学校运用“锦江大讲堂”,通过名家、名人的大报告形式,与思政小课堂相互动,全方位地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先后邀请到近百位国内着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为开拓学生视野,夯实自我认知,全面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拓展“大平台”资源供给
学校积极打造区域化协同育人共同体,在与眉山市委宣传部、眉山市教体局等签订校地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基础上,作为牵头单位成立《眉山市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参与市域范围内各学段思政课建设,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学校着力建设思政课社会实践平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的足迹,充分利用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四川省中小学红色研学实践基地等研学点,着力建设供大学生研学的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有效提升了学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此外,学校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理论传播与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科和专业优势组建了以思政课专任教师为成员的宣讲团,在校内、兄弟院校、眉山市、彭山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理论宣讲和学术交流200余场次。
目前我校以思政课建设为核心的“大思政”格局基本形成,开放的思政课特色突出,思政课的育人力量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撰稿:母海燕 马克思主义学院